重庆在历史上一直归属四川吗?
重庆在历史上一直归宿四川吗?
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清楚四川是什么时候建立的,在宋朝以前,并没有四川这个称谓,北宋咸平年间将,宋真宗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、梓州路、利州路和夔州路,合称为“川峡四路”或“四川路”,后来简称“四川”,四川由此得名,所以至少在宋朝之前是没有四川这个说法的,也不存在说重庆是否归宿于四川。
重庆在20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,就已经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人类——巫山人,在距今2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铜梁文化,那时代根本没有四川这说;
战国时期,巴国从汉水流域迁至长江上流,先后在枳(今重庆涪陵区)、江州(今重庆渝中区)、垫江(今重庆合川区)建都,彼时四川在成都建立了古蜀***,所以在那时重庆和四川也以巴、蜀两个不同的诸候国存在于世,没有从属关系,这也是今天人们所说的巴山蜀水、巴蜀大地的来源,而且巴先于蜀。
公元前316年,周慎靓王五年,秦军南下先后将巴国和蜀国灭亡,秦国丞相张仪屯兵江州(今重庆渝中区),筑巴郡城(即江州城),而与此同时秦国兼并与巴国相邻的蜀国,在今成都设立蜀郡于,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此期间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。这个时期,巴郡和蜀郡均属于秦朝的36郡之一,并没有从属关系。
三国时代,刘备、诸葛亮经由江州(今重庆)平定益州(今成都),并在益州建立蜀汉***,这时候重庆地区是属于蜀汉***的;晋朝桓温讨伐李势、朱龄石平定谯纵,均是由江州进入益州。南朝宋、齐复为巴郡,郡治皆为江州(今重庆)。南朝时期,武陵王萧纪于巴郡置楚州,西魏文帝又将楚州改为巴州,北周闵帝元年又改回楚州。隋开皇元年,楚州改名为渝州(这是今天重庆简称为渝的原因)。
到了唐朝,天宝元年改渝州为南平郡,乾元元年又复为渝州。唐代延续渝州之称,为山南西道辖地。注意,是山南西道,治所设于兴元府(也叫梁州,即今天的汉中),那时还没有四川的概念,所以不存在归宿于四川这个说法。
宋朝,宋徽宗改渝州为恭州,后来宋光宗先在恭州被封恭王,同年又即帝位,学得“双重喜庆”,故升恭州为重庆府,重庆由此得名。此时,重庆府是宋朝的一级行政区域,所以不存在归宿于四川这个说法。
元朝的时候,农民军明玉珍在重庆建都,自立为王,国号大夏,辖区大约为今天的重庆、四川、贵州和云南等地。明洪武四年,大夏国被灭,改重庆为重庆府,当时归属于四川布政司。清朝的时候,重庆也是基本属于四川的。
1929年,重庆正式建市,但仍属于四川省的省辖市;1935年,刘湘在重庆成立四川新的省府,虽然重庆依然属于四川,但重庆却是省府;
1937年,国民***颁布《国民***移驻重庆宣言》,重庆成为国民***陪都,成为中国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政治、军事、经济、文化中心,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舞台,更是世界反***战争远东指挥中心,以及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“英雄之城”、“不屈之城”。1939年,重庆升为甲等中央院辖市(即直辖市),此时不仅是中国的陪都,也是韩国***的临时首都。所以这时候不是重庆归属于四川,而是四川也属于重庆管辖。
1949年,重庆解放,随后成为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,为西南大区代管的中央直辖市,也是西南大区的首府,管辖重庆、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***、昌都地区等西南片区。所以此时,重庆不归属于四川,四川却属于重庆管辖。
1954年,重庆与四川合并,重庆从直辖市降为省辖市,一直到19***年,重庆归属于四川,这是事实。(渝帆查到,1955年四川的GDP为32.12亿,其中重庆就占22.54亿,成都那时候仅有重庆的几分之一,但后来的几十年,利用省会之便,搬走了重庆大量的大区机构、大型企业、科研院所、高校等***,到了19***年重庆再次直辖的时候,重庆带上新划入的万县、涪陵、黔江三地的GDP,才免强比成都略高)
19***年3月14日,中央批准恢复设立重庆直辖市,重庆与四川再次分开,成为独立的行政区域。
总的来说,重庆与四川属于相邻地区,久合必分、久分必合,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,这是历史的必然!
首先我把答案摆明,不是。重庆和四川的关系,在历史上也就是巴和蜀的关系。我从每一个朝代进行分析
一,春秋战国时期
在春秋战国时期,这里存在两个主要的地方方国,分别是蜀国和巴国。蜀国的历史非常悠久,甚至和夏商周的时间并列。目前三星堆文化就是古蜀国的遗址,古蜀国出土许多精美的青铜器,可以看出,古蜀国的文明程度并不输给夏朝和商朝,但是应该比不过周朝。更令人惊讶的是,古蜀国的文明应该不是华夏文明,而是一只独特的民族开创的。
(巴国和蜀国地图)
蜀国曾经流传了一个故事就是“杜鹃啼血”,也就是传说蜀国的国王杜宇化为杜鹃鸟。现在西南地区依然是杜鹃的主要分布区之一。
而巴国也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国家,这个国家主要位于嘉陵江流域,西靠蜀国,东临楚国,南邻夜郎。在春秋时期,巴国和楚国的交流十分频繁,但是巴国的经济文化远远比不上楚国,因此在楚国,“巴人”就是乡巴佬的意思。根据历史学家分析,巴国的建立者就是现在分布着贵州、湖南、湖北、重庆交界处的土家族人。
郡县时代:巴郡和蜀郡
秦惠文王更元十年(公元前316年),用司马错之策攻蜀,破蜀军于葭萌关。灭蜀国。不久,惠文王又出兵灭了巴国,从此巴蜀两个古老的王国就消失了。但是注意的是,巴蜀虽然同为秦国兼并,但是没有合并为一个行政区,而是分别设置了巴郡和蜀郡。当然,这里可能存在更多的郡,比如广汉郡。
郡县制从秦朝到魏晋南北朝一直使用,直到唐朝,才彻底废除了郡县制。而巴郡和蜀郡也是在唐朝废除的。
州和道,巴蜀成为同一个行政区的时代
汉武帝在全国划分十三个州进行监察,其中巴蜀被化为益州。最开始州只是一个监察区,并非地方行政区。但是东汉时期,州的长官由刺史演变为州牧,州成为了地方最高的行政机构。因此这时候巴蜀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,叫做益州。东汉成为巴蜀第一个共同名字的时代。不过以后长期没有成为同一个行政区。
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。
该时期地区行政区划混乱不堪,州郡县数量大规模增加,所以不再多说。
道州时期。
唐朝初期,将全国划分为了10个道,其中蜀地为剑南道(在剑阁以南),而巴郡属于山南道(终南山以南)。唐玄宗时期,又把山南道划分为山南西道(重庆)和山南东道(襄阳)。当时的剑南道下又分为剑南东川节度使和剑南西川节度使。人们开始用“川”来称呼这一带。
路州时代:巴蜀分分合合
宋朝灭后蜀后,在这里设置了西川路。后来又在此分化出峡西路;,在后来又把两个路合并为川峡路,但是最终在1001年,把川峡路分为了四个路,分别是益州路 (后改成都府路),梓州路 (后改潼川路)、利州路 (州治广元)、夔州路 (州治奉节),合称为川峡四路,简称"四川"路,四川由此得名。但是这时期的四川并不是一个行政区,而是四个行政区。
另外,南宋时期,夔州的出现重庆府,是重庆名字的开端。
元明清:巴蜀合一
元朝建立后,在路之上建立省作为最高的行政区划单位,其中巴蜀四路被合并为四川省。从元朝开始,巴蜀就成为了一个行政区。直到19***年重庆成为了直辖市。
四川省建立之初,其直接管辖面积仅仅局限在四川盆地,而在清朝,将西康地区划给了四川省,也就是现在的川西地区。另外,现在的四川严格意义上说不叫四川,应该叫“三川”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铜梁留学申请时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铜梁留学申请时间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