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评价文章《上海是怎么错失这些年的互联网机遇的》?
如果你也喜欢科技就点点关注我吧。
1.上海和互联网的冲突
初次看过这篇文章写的还是非常中肯的,因为小编从事互联网行业,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关注过这个事情了,只是感觉到上海傲气,有资本,连发展洋山港都是朝着替代香港这个目标去的。实际上包括香港和上海,应该是中国互联网时代最落寞的两个城市,这两个城市以前属于中国最顶尖的两个城市,一个是世界自由城市,一个是中国第一大城市。在中国也是第一和第二的排名,现在是上海过着舒服的日子。香港拒绝互联网的便捷,拒绝支付宝这种***丝底层用的服务……到最后发现尴尬的是自己。
2.两个时代交织在一个城市
这个就可以说道说道了,为什么说两个时代呢,一个时代大概是中国在赶超的时代,而且这个时代最标志性的城市就是上海,代表着中国最高的城市水平,什么都是最好的,以前叫去大上海看看,那里才是真正的城市。而另一个时代就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,生活以及心态发生了质的变化。中国人不再视歪果仁为神明了,其他地方随着中国大时代背景下的发展,好多城市都赶上了这个时代的快车。唯独上海错失了,也很好理解,上海毕竟是处在富三代的路上,而其他城市则处在穷三代的路上。所以富不过三代,穷不过三代,这句话也就能解释上海为什么对互联网变革不积极了。
3.机遇还在互联网上
无论上海如何落伍互联网时代,但是上海还是在全力拥抱互联网,发展从来不看你有多么优越,而且你对即将发生的世界能看到多少机会。这就是互联网对于我们这一代的影响吧。小到一个人的影响,大到一座城市,宏观到一个国家都是这样,中国靠全世界投资翻身,靠互联网腾飞。一个阿里巴巴造就了一个杭州的活力四射,一个深圳活跃着无数个牛逼的互联网公司。即使北京也有像小米这样的互联网新星,360,百度等老牌互联网就更不用说了。上海的互联网还会跟的上吗?留言发表你的看法吧
我觉得文中说的显然是事实。因为每个大城市发展起来都是有路径依赖的,城市中聚集的人群也同样如此。
互联网行业是一个可以迅速造富的行业,但这种迅速的财富积累,来源于极速变化的环境。
记得当年有个英国殖民地小岛,到现在上面土著人在最重要节日的欢庆仪式上,有个奇怪的舞蹈,那就是扛着一根木头绕圈。
这是怎么形成的呢?原来当年英国殖民者过来的时候,安排了士兵在海滩上扛枪巡逻,然后物***源不断的送来给了当地土著一个启发,他们以为这样扛枪绕圈就可以获得物资。
土著人的想法我们看起来很傻,那是因为我们跳出了他们的眼界,了解了前因后果。但是对于身在此山的人呢,未必可以透过复杂的现实,看到未来的规律。
上海的发展,从外国公司收益良多,当年的500强公司总部驻地,上海远比其他一线城市多得多,连北京也比不了,所以那时的口号是北京是政治中心,而上海是经济中心。
外国企业造就了上海经济的辉煌,以致很多人说上海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买办文化。但这其实是当年经济发展轨迹的路径依赖。
所以外国总部文化也变成了扛着树枝转圈的舞蹈,深深印入了很多上海青年的心中。他们可能觉得咖啡、下午茶的优雅调性,才是良好物质生活保障的同义词。
这种路径依赖更多是历史遗留原因,就好像最近热烈讨论的东三省根深蒂固的国企文化一样,因为这个文化是伴随着辉煌时期的印记,所以***如不是经济衰落很厉害,文化的生命力总是很顽强的。
但十年河东十年河西,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崛起,速度已经远超外企的发展了。所以一个城市必然被以往的辉煌拖累,做什么都慢了半拍,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。
但其实我也不觉得这是一件坏事。不能因为现在互联网火热,就要求所有城市为了发展互联网产业都变成了一个样子,有的城市快速繁忙,有的城市悠闲轻松,各有各的风情,不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么。
如果觉得不错,可以关注"小火咕嘟":深度和有趣的科技互联网行业内容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互联网专业 留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互联网专业 留学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