郁达夫是怎么死的?
郁达夫(1896~1945),浙江富阳人。中国现代作家,革命烈士。
他是早熟的才子。据说九岁可以吟诗作对,现存的诗作,保存最早的作于一九一一年,那时他十六岁, 还是杭州府中的一名中学生。
1913年,郁达夫去日本留学、讲学。10年期间,积累了大量的文化知识。尤其是在诗坛独树一枝。他的诗作是现代作家中,著作量最多的一位。
▲郁达夫
郁达夫在日本期间,和郭沫若、鲁迅等留日学生,一起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。抗战爆发后,他毅然回国、参加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,亲赴台儿庄及东南战场前线采访。书写讴歌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。
1938年12月28日。郁达夫流亡来到了新加坡。担任了华文报《星洲日报》的编辑。他用如缘之笔,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百多篇激励抗日和坚定必胜信念的文章。对新加坡乃至整个南洋的抗日救亡运动,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。
1942年初,他担任了新加坡抗日联合会主席的职务。
随后,由于东南亚战事失利,1942年2月。就在新加坡沦陷前的10来天,郁达夫等一批抗日文化战士,乘一只破旧的小电船,离开了新加坡,在茫茫无际的南洋流亡。4月底登上苏门答腊西部海岸的帕干巴鲁,最后在巴爷公务隐藏了下来。
郁达夫在当地华侨朋友的帮助下,做点小生意谋生,生活逐渐稳定了下来。
有一天,郁达夫去拜访当地的侨长蔡承达,看见桥长正和一个日本宪兵交涉什么事情,双方言语不通十分着急。郁达夫是留日学生,会讲日语。于是临时给他俩做了一次翻译。
事后日本军官很感激,邀请他做自己的翻译,这里会日语的人太少了。和当地人沟通很不方便。
郁达夫对日本人有刻骨铭心的仇恨。他的奶奶和哥哥——江苏高等法院第二分院刑庭庭长郁曼陀,都是被日本人害死的。当场他就拒绝了日本军官的要求。
但是日本宪兵队长蛮横无理的对他说:“这是军令,不去也得去。”郁达夫转而一想,此时日本人没发现他的真实身份,正好利用这个机会,以此为掩护,为抗日做些贡献。于是就答应了日本人的要求。
郁达夫利用当翻译的机会,为华侨和印尼人,干了许多好事。
1943年2月,他实在不想再为日本人做事了,找了个得了肺炎的借口。要求辞职。日本人怕传染,就答应了。离开宪兵队的那一天,他长长的舒了一口气,这是他流亡南洋一年来心情最为舒畅的日子。
▲郁达夫和妻子
1945年8月15日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。当时苏门答腊仍在日军控制之下,各报都不敢报道这一消息。郁达夫是从广播中收听到的,他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取得最后胜利而感到高兴。心情激动写下了洋洋洒洒的文章,并即兴做了一首诗。准备过几天发表。
8月29日晚上,大约八点左右,据佣人讲,有一个印尼青年敲门进来,说找郁达夫有事,随后他便和那人出去了,从此郁达夫就失踪了。
据好友胡愈之回忆,郁达夫和华侨及印尼人没有半点仇恨,只有日本宪兵可能把他绑架了。由于在日本宪兵队做翻译前后8个多月,郁达夫亲眼目睹了日本法西斯的种种暴行。日本法西斯为了掩盖罪行,毁灭罪证,就残酷地杀人灭口,在9月17日将郁达夫秘密枪杀于巴爷公务丛林里。
1951年12月,中华人民共和国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。
撰文/秉烛读春秋
郁达夫死于南洋,死于日寇侵占中国之时。
那时郁氏由于家变,离开中国,去了南洋,隐其名声,不为外人所知。而其时南洋亦属日本侵占。
显然郁氏痛恨日本人。因为其留学日本多年,又是著名文人,若是去做汉奸,也许可与周老二有一比。可郁氏是有民族气节,有良知的中国人,且其兄之死也与日寇脱不了干系。他的死正是因为不与日寇合作所至。
因为在南洋有人证实了他的身份,而遭到日寇的秘密杀害。其时却正是日寇走向末路的前昔,遭此厄运,让人痛惜。
如果中国足球队这次出不了线,你觉得应该如何振兴中国足球?
这么简单的问题,重新洗牌,我们国家没有一个人有资格做男子足球教练,踢球的人大把,主教练不要行政指派,请老外现成的名教练,足球场上必须全听教练,国家只要抓好我国的足球大环境与小环境,我们国家的女排就是个点型好例子。要抓紧了,再过10年20年,更麻烦了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棉兰本科留学政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棉兰本科留学政策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