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美国没出现医疗挤兑?
挤兑是个金融术语,通俗的说就是有存款的客户短时间内到银行里集中兑现。银行可能因为现金枯竭而崩溃。
医疗挤兑就是医疗资源的集中“兑现”。新冠疫情初期武汉就发生了罕见的医疗挤兑现象,医院被发热病人“挤爆”,医疗资源不足,日常业务瘫痪。
美国病人那么多,为什么不发生医疗挤兑?
简单点说,就是看病难,看病贵。
看病难
在美国要见医生可不是像中国这么容易,一定要先给自己的家庭医生打电话,预约家庭医生,初步诊断后,再联系专科医生,到医院进行检查。
预约家庭医生要时间,预约专科医生要时间,专科医生开了检查,预约检查要时间,检查完以后,拿到结果需要重新预约专科医生又要时间……
有人一定会说,那我去看急诊不行吗? 看急诊科也没那么容易的。欧美国家的急诊科平均等候时间普遍在4小时以上,请记住,这还是真正的“急诊”,跟我们国家“我心里很着急,所以需要挂急诊”的概念不一样。
普通的感冒发烧,头痛脑热,排队十多个小时见不到医生也是常事。即使见到医生,可能也只是让你回家多喝水,吃点止痛药就打发了,所以大多人患普通感冒,宁可在家休息,轻易是不去医院的 。这点和中国的国情很不一样。
看病贵
在美国,没有理疗保险,是根本不敢迈进医院的大门的。
“女子双腿被卡地铁站台,哭叫'别喊救护车,我付不起钱。'”这不算啥新鲜事。
即使是每个月缴纳数百美元的医疗保险,报销了大部分,医疗费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。
美国人没有储蓄的习惯,一旦生病 ,不仅要支付昂贵的医疗费,还意味着收入减少,可能连生活都变得困难,所以大部分人不会选择去医院。
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问题。新冠病毒肺炎,大部分是轻症,无需特殊治疗。当时武汉的方仓医院就是以收治这些病人为主。美国的医生如果遇见这类病人,很可能也是建议病人回家观察,不会做特殊治疗,这样也缓解了医疗资源的占用。
所以中国的医院因为病人进入门槛低,所以看病不算难,尤其是考虑到中国的人口这么多,密度这么大,能做到现在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。
多年前有个学者提出“在中国看病既不难,也不贵”,被全网批得体无完肤。现在大家的视野越来越开阔,获取海外的信息越来越容易,回头看来,全世界横向比较,中国病人已经算是很幸福了。
欢迎关注郑医生百嗑
按照美国的医疗制度,美国的医疗系统会最多在奔溃的边缘,但是绝对不会奔溃!
1、美国医院有拒绝收治病人的权力。
美国没有“应收尽收”这种说法,不会像中国只要发现一个,就会马上强制就医,而是被动的接受病人,你不来没关系,你来了就要接受我的安排。你预约了,就得等着。
2、美国的医疗机构有自我判定权。
美国医疗机构的医生有很大的权力去判断病人的病情,它们会优先有价值的病人,然后才是没有价值的病人。
我们看到美国医疗机构优先治疗富人、白人、年轻人,却把其他族裔和弱势群体安排在等候区,自生自灭,就是这个原因。
3、美国的医疗机构的各自安好。
一家美国医疗机构可能不会接受其他州的病人,也不会听从美国政府的调度。一旦出现重大社会事件,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都不愿意出血本,相互踢皮球,那么这家医疗机构更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!
4、美国医疗系统的市场化。
为了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好抬高利润,美国医疗系统都是尽可能的减少医生、护士、医疗器械的投入的。
5、很多美国人根本不会相信医院,也不相信科学,而是相信自由主义。他们是这样想的,凭什么我得了病,你就要把我圈禁起来?不行,我要自由。
所以医生会先跟他们说,你有俩个选择:1、是住院隔离,2、居家隔离。
一部分美国人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第二项。这无疑给医院减轻了负担,至于病人是不是真的自我隔离了,管它呢!反正省了一笔隔离费用。
至于那些想住院隔离的病人,美国医院会想尽办法给点药让病人自己滚回家呆着去。
总结:
美国绝大多数医院都是私营的,以盈利为最大目的,并不把救死扶伤放在第一位,而是最大的追求市场。
凡是买了医疗保险的,美国医院会尽量降低效率,去限制成本;
而那些没有买医疗保险的,美国医院会尽量设置门槛;
对于那些买了医院股份,捐给医院善款的人,美国医院会尽全力救治;
对于那些有“潜力”的人,美国医院会优先进行救治,没潜力的随便就打发了。
......
说白了,美国的医疗资源是为谁准备的?一般的病人能住得了院吗?
既然美国医院收费那么高,那美国政府为什么不降价救治老百姓呢?
美国政府也不傻,他们知道,一旦降价,美国医疗系统马上就崩溃了!所以美国宁可死更多人,也不会降低收费的!
这就是真相!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百科留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百科留学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